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于一体的医学科技类期刊,主要介绍国外泌尿系统领域的最新理论、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直接为我国从事泌尿系统(含泌尿外科与肾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的专业人员服务。本刊栏目包括论著、临床报告、综述。本刊已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6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00.00
杂志荣誉 获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416
- 国内刊号:43-146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白介素13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是血管生物学的主要调节因子,在肾小球的足细胞中高度表达.已经认识到其调节紊乱发生在很多肾小球疾病,然而,关于其在肾小球生物学中起病因或发生的作用的明确证据依然不清楚;白介素13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在肾小球疾病的炎症反应中起保护作用.这两种细胞因子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尚在研究中.......
作者:张小鸽;尹爱萍 刊期: 2004- 04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
本文综述了血管张素转换酶基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保护作用的相关性.......
作者:吴春玲;王群 刊期: 2004- 04
-
蛋白激酶C-β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希望
PKC-β是一种在糖尿病相关肾病起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抑制PKC-β的表达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能够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虽对人的糖尿病肾病效果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作者:陈泽君;黄颂敏 刊期: 2004- 04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腹膜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是一种强效的致纤维化因子,在腹膜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芳;姚建 刊期: 2004- 04
-
PPARs、TZD与肾脏疾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它有三种亚型,即PPARα、PPARβ/δ和PPARγ.噻唑烷二酮(TZD)是PPARγ的特异性配体,其与PPARγ结合后,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影响肾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减轻蛋白尿及防止肾维化等作用,显示其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陈利群;甘华 刊期: 2004- 04
-
足细胞与FSGS相关研究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各种不同的病因基本是通过足细胞的损伤而启动FSGS的进程.尤其对足细胞多种蛋白分子成分的研究,进一步从分子和基因水平阐述了FSGS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太华;李清初;李秀春;钱家麒 刊期: 2004- 04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综述.......
作者:谢迪;张训 刊期: 2004- 04
-
明胶酶及其抑制物与肾小管间质疾病
明胶酶及其抑制物在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明胶酶及其抑制物的研究可望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明胶酶及抑制物的特性及其与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荣全;陈香美 刊期: 2004- 04
-
足细胞损伤与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是肾脏固有细胞之一,近几年随着多种足细胞标记蛋白的发现,足细胞损伤在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足细胞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及足细胞损伤与肾小球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肖厚勤;张建鄂;丁国华 刊期: 2004- 04
-
塌陷性肾小球病
塌陷性肾小球病是一新的肾损伤类型,通常与HIV感染相关,近来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塌陷性肾小球病亦发生在非HIV感染的患者,二者在病理及临床等方面极为相似,本文将对塌陷性肾小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综述.......
作者:牛余宗;周军平;何威逊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双源CT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老年良性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3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泌尿系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4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研究进展
- 5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与肾脏疾病
- 6 阴囊脂肪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7 3号染色体抑癌基因突变在肾细胞癌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 8 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9 39例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并文献复习
- 10 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 肾癌术后乳糜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2 前列腺体积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新进展
- 14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纤维化
- 15 梗阻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16 输尿管狭窄的治疗现状
- 17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进展
- 18 急性肾损伤预警系统临床价值评价
- 19 共刺激分子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 20 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研究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