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于一体的医学科技类期刊,主要介绍国外泌尿系统领域的最新理论、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直接为我国从事泌尿系统(含泌尿外科与肾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的专业人员服务。本刊栏目包括论著、临床报告、综述。本刊已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6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00.00
杂志荣誉 获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416
- 国内刊号:43-146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内皮细胞损害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
前列腺炎,尤其是NIH分型中的Ⅲ型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至少持续3个月盆腔区域疼痛不适且无尿路感染证据,可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和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等性功能障碍.该病症状反复发作、药物治疗疗效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加重了医疗投入.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对内皮细胞功能研究的深入,发现......
作者:黄天润 刊期: 2017- 01
-
MPTP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MPTP)是存在于线粒体膜上的一种跨膜多蛋白复合体,为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的重要结构,它的开放与关闭,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产生重要影响,研究MPTP的调控机制将可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作者:周昌成;葛余正 刊期: 2017- 01
-
机械痛觉测定在Ⅲ型前列腺炎动物模型中运用的进展
Ⅲ型前列腺炎的动物模型主要集中于发病机制研究,但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有部分学者开始对Ⅲ型前列腺炎骨盆疼痛机制进行研究,机械痛觉测定为探讨骨盆疼痛的病因和筛选药物,提供了一个客观、可重复的实验方法.在机械痛觉测定的动物实验中,为了让小动物们更加准确表达刺激的反应,国内外专家提出了不同实验方法.现对机械痛觉与其在动物模型中的运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世成 刊期: 2017- 01
-
输尿管狭窄诊疗进展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患者就诊不及时以及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导致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由于输尿管狭窄会导致患者上尿路梗阻以及肾积水,进一步可损害患者肾功能,诊断不及时和处理方式不当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而对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恰当的诊疗评估以及正确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就输尿管狭窄诊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铖 刊期: 2017- 01
-
循环微小RNA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单链RNA,已证实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miRNAs与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的发生、发展也具有重要联系.循环miRNAs同组织miRNAs相比,具有取材简便、无创的特点,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现就循环miRNAs在RCC中的研究......
作者:姚文涛;葛余正 刊期: 2017- 01
-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目前,药物和手术治疗成为多数BPH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近年来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rostaticarterialembolization,PAE)治疗BPH取得一定的疗效.本文就PAE治疗BPH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鸿杰 刊期: 2017- 01
-
间质性膀胱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cystitisIC)是指病因不明的以尿频、尿急、膀胱充盈后耻骨上区及盆腔疼痛,排尿后减轻的临床症候群;IC是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症病变.美国发病率约2.4/10万人[1].由于IC的病因、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诊断标准尚不统一,故对其治疗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IC的治疗一直以来成为泌尿外科临床中棘手的问题.其发病机制亦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IC的发病机制的新进......
作者:王耀众 刊期: 2017- 01
-
尿源性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及防治
尿源性感染性休克是泌尿外科较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死亡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泌尿外科临床医生的难点.本文从尿源性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入手,复习了相关文献中关于尿源性感染性休克的诱发因素,并根据美国危重病学会、欧洲危重病学会和国际脓毒症论坛共同制订的国际权威指南探讨了其有效防治措施.希望此文能为泌尿外科临床医生有效地预防和诊治尿源性感染性休克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意见.......
作者:李海源 刊期: 2017- 01
-
尿动力学检查在盆底器官脱垂术前的应用价值
盆底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为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POP常常合并有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urinarytractdysfunction,LUTD),如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outletobstruction,BOO)和逼尿肌功能障碍.关于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UD......
作者:赵旭 刊期: 2017- 01
-
肠肾连接与IgA肾病的相关性
IgA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大量研究表明该病主要与免疫、骨髓、血液和肾脏四个系统有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无定论,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目前公认,IgA肾病可能与黏膜免疫功能相关,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而肠肾连接在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中也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的研究状况从肠道黏膜免疫、饮食抗原及肠道菌群抗原这几个方面对肠肾连接与IgA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眭维国;肖敏;杨明;欧明林;陈洁晶;薛雯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 α-酮酸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
- 3 TGF-β1、BMP-7及Gremlin与糖尿病肾病
- 4 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在复杂性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 5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与并发症分析
- 6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7 无细胞基质移植物在泌尿外科器官重建中的应用
- 8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治(附5例报告)
- 9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 10 核心蛋白聚糖在脏器纤维化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 11 云南地区11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 12 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通道实时定位研究进展
- 13 非肾源性干细胞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14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低级别、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析
- 15 2μm激光和等离子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预后转归的对比性研究
- 16 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 18 血液透析病人心电图改变及其意义
- 19 肾脏疾病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 20 滨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