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于一体的医学科技类期刊,主要介绍国外泌尿系统领域的最新理论、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直接为我国从事泌尿系统(含泌尿外科与肾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的专业人员服务。本刊栏目包括论著、临床报告、综述。本刊已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6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300.00
杂志荣誉 获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416
- 国内刊号:43-146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新靶标
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fattyacidbindingprotein,L-FABP)是一种主要分布于肝脏中的脂肪酸结合转运蛋白.其在脂类物质的转运、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肾脏疾病早期诊断和预测的敏感指标.本文主要对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肾脏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王杉博;屈霞;欧阳冬生 刊期: 2008- 03
-
狼疮性肾炎中树突状细胞与Th1/Th2的相互作用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案均不甚理想.在对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发现,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和Th1/Th2平衡的转换分别在疾病的进展中分别起到关键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相互影响,从中既可以筛选出对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价值的检验指标,亦能够为药物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拟就上述两过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夙璇;谌卫;于光;李保春 刊期: 2008- 03
-
器官移植后妊娠
目前国内外报道器官移植后妊娠的病例已很多.本文从病理生理、妊娠条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等方面探讨器官移植后妊娠问题.......
作者:胡广;邹贵勉;眭维国;邹和群 刊期: 2008- 03
-
PPAR-γ与腹腔局部防御
腹腔巨噬细胞和腹膜间皮细胞在腹腔局部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研究结果提示PPAR-γ活化可负性调节腹腔局部炎症反应.然而人类CAPD和CAPD相关性腹膜炎时,腹膜间皮细胞PPARγ是否参与其中的病理生理改变,PPARγ激动剂是否可用于腹膜透析相关性炎症的防治,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云芳;阳晓;余学清 刊期: 2008- 03
-
CTGF的研究进展及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新认识
CTGF作为许多因子的EMT及致纤维化作用的下游共同介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它为控制纤维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通过对CTGF基因表达调节,受体结合和信号转导途径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靶向CTGF系统的抗纤维化治疗以及开发有效的治疗脏器纤维化的药物,为今后防治纤维化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刘小聪;刘必成;张燕林 刊期: 2008- 03
-
肾移植围手术期检测MICA及其抗体的临床进展
近几年来,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A链相关抗原(MICA)的研究成为肾移植领域新的热潮.MICA可能引起急慢性排异,并导致慢性移植肾失功,本文对肾移植围手术期检测MICA及其抗体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鹏程;吴建永 刊期: 2008- 03
-
晚期预适应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本文简要综述近几年来晚期缺血预适应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俞小芳;丁小强 刊期: 2008- 03
-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而影响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本文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肾间质纤维中的病理学意义、作用机制及治疗干预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廖晓辉;张玲 刊期: 2008- 03
-
非泌尿系疾病中尿微量蛋白检测异常的临床意义
多种非泌尿系疾病中都存在尿微量蛋白检测异常,可能提示不同程度肾功能的早期改变.常用的尿微量蛋白检测指标包括两类,分别为反映肾小球通透性改变者和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改变者.本文对近年来尿微量蛋白检测异常在不同的非泌尿系疾病中的转归、预后和合理干预进行综述.......
作者:王云峰;丁洁 刊期: 2008- 03
动态资讯
- 1 NF-κB在醛固酮致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 2 大体积肾癌患者的微创手术入路方案分析
- 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功能研究进展
- 4 ASS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低表达及临床意义
- 5 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 6 原发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7 干细胞与肾脏修复
- 8 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
- 9 血清iPTH、Ca、P和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 10 口服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 11 内皮祖细胞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
- 1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间皮细胞转分化参与腹膜纤维化
- 13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 14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 15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 16 肾脏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 17 MN/CAIX与肾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8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治(附5例报告)
- 19 足细胞病变与糖尿病肾病
- 20 热休克蛋白90与前列腺癌